redis

常用命令

操作key指令

DEL指令

  • 语法 : DEL key [key …]
  • 作用 : 删除给定的一个或多个key 。不存在的key 会被忽略。
  • 可用版本: >= 1.0.0
  • 返回值: 被删除key 的数量。

EXISTS指令

  • 语法: EXISTS key

  • 作用: 检查给定key 是否存在。

  • 可用版本: >= 1.0.0

  • 返回值: 若key 存在,返回1 ,否则返回0。

EXPIRE

  • 语法: EXPIRE key seconds
  • 作用: 为给定key 设置生存时间,当key 过期时(生存时间为0 ),它会被自动删除。
  • 可用版本: >= 1.0.0
  • 时间复杂度: O(1)
  • 返回值:设置成功返回1 。

KEYS

  • 语法: KEYS pattern

  • 作用: 查找所有符合给定模式pattern 的key 。

  • 语法:

    KEYS * 匹配数据库中所有key 。

    KEYS h?llo 匹配hello ,hallo 和hxllo 等。

    KEYS h*llo 匹配hllo 和heeeeello 等。

    KEYS h[ae]llo 匹配hello 和hallo ,但不匹配hillo 。特殊符号用 “" 隔开

  • 可用版本: >= 1.0.0

  • 返回值: 符合给定模式的key 列表。

MOVE

  • 语法 : MOVE key db
  • 作用 : 将当前数据库的key 移动到给定的数据库db 当中。
  • 可用版本: >= 1.0.0
  • 返回值: 移动成功返回1 ,失败则返回0 。

PEXPIRE

  • 语法 : PEXPIRE key milliseconds
  • 作用 : 这个命令和EXPIRE 命令的作用类似,但是它以毫秒为单位设置key 的生存时间,而不像EXPIRE 命令那样,以秒为单位。
  • 可用版本: >= 2.6.0
  • 时间复杂度: O(1)
  • 返回值:设置成功,返回1 key 不存在或设置失败,返回0

PEXPIREAT

  • 语法 : PEXPIREAT key milliseconds-timestamp
  • 作用 : 这个命令和EXPIREAT 命令类似,但它以毫秒为单位设置key 的过期unix 时间戳,而不是像EXPIREAT那样,以秒为单位。
  • 可用版本: >= 2.6.0
  • 返回值:如果生存时间设置成功,返回1 。当key 不存在或没办法设置生存时间时,返回0 。(查看EXPIRE 命令获取更多信息)

TTL

  • 语法 : TTL key
  • 作用 : 以秒为单位,返回给定key 的剩余生存时间(TTL, time to live)。
  • 可用版本: >= 1.0.0
  • 返回值:
    当key 不存在时,返回-2 。
    当key 存在但没有设置剩余生存时间时,返回-1 。
    否则,以秒为单位,返回key 的剩余生存时间。
  • Note : 在Redis 2.8 以前,当key 不存在,或者key 没有设置剩余生存时间时,命令都返回-1 。

PTTL

  • 语法 : PTTL key
  • 作用 : 这个命令类似于TTL 命令,但它以毫秒为单位返回key 的剩余生存时间,而不是像TTL 命令那样,以秒为单位。
  • 可用版本: >= 2.6.0
  • 返回值: 当key 不存在时,返回-2 。当key 存在但没有设置剩余生存时间时,返回-1 。
  • 否则,以毫秒为单位,返回key 的剩余生存时间。
  • 注意 : 在Redis 2.8 以前,当key 不存在,或者key 没有设置剩余生存时间时,命令都返回-1 。

RANDOMKEY

  • 语法 : RANDOMKEY
  • 作用 : 从当前数据库中随机返回(不删除) 一个key 。
  • 可用版本: >= 1.0.0
  • 返回值:当数据库不为空时,返回一个key 。当数据库为空时,返回nil 。

RENAME

  • 语法 : RENAME key newkey
  • 作用 : 将key 改名为newkey 。当key 和newkey 相同,或者key 不存在时,返回一个错误。当newkey 已经存在时,RENAME 命令将覆盖旧值。
  • 可用版本: >= 1.0.0
  • 返回值: 改名成功时提示OK ,失败时候返回一个错误。

TYPE

  • 语法 : TYPE key
  • 作用 : 返回key 所储存的值的类型。
  • 可用版本: >= 1.0.0
  • 返回值:
    none (key 不存在)
    string (字符串)
    list (列表)
    set (集合)
    zset (有序集)
    hash (哈希表)

String

命令 说明
set 设置一个key/value
get 根据key获得对应的value
mset 一次设置多个key value
mget 一次获得多个key的value
getset 获得原始key的值,同时设置新值
strlen 获得对应key存储value的长度
append 为对应key的value追加内容
getrange 索引0开始 截取value的内容
setex 设置一个key存活的有效期(秒)
psetex 设置一个key存活的有效期(毫秒)
setnx 存在不做任何操作,不存在添加
msetnx原子操作(只要有一个存在不做任何操作) 可以同时设置多个key,只有有一个存在都不保存
decr 进行数值类型的-1操作
decrby 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减法操作
Incr 进行数值类型的+1操作
incrby 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加法操作
Incrbyfloat 根据提供的数据加入浮点数

List

命令 说明
lpush 将某个值加入到一个key列表头部
lpushx 同lpush,但是必须要保证这个key存在
rpush 将某个值加入到一个key列表末尾
rpushx 同rpush,但是必须要保证这个key存在
lpop 返回和移除列表左边的第一个元素
rpop 返回和移除列表右边的第一个元素
lrange 获取某一个下标区间内的元素
llen 获取列表元素个数
lset 设置某一个指定索引的值(索引必须存在)
lindex 获取某一个指定索引位置的元素
lrem 删除重复元素
ltrim 保留列表中特定区间内的元素
linsert 在某一个元素之前,之后插入新元素

Set

命令 说明
sadd 为集合添加元素
smembers 显示集合中所有元素 无序
scard 返回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spop 随机返回一个元素 并将元素在集合中删除
smove 从一个集合中向另一个集合移动元素 必须是同一种类型
srem 从集合中删除一个元素
sismember 判断一个集合中是否含有这个元素
srandmember 随机返回元素
sdiff 去掉第一个集合中其它集合含有的相同元素
sinter 求交集
sunion 求和集

ZSet

特点: 可排序的set集合 排序 不可重复

命令 说明
zadd 添加一个有序集合元素
zcard 返回集合的元素个数
zrange 升序 zrevrange 降序 返回一个范围内的元素
zrangebyscore 按照分数查找一个范围内的元素
zrank 返回排名
zrevrank 倒序排名
zscore 显示某一个元素的分数
zrem 移除某一个元素
zincrby 给某个特定元素加分

hash

命令 说明
hset 设置一个key/value对
hget 获得一个key对应的value
hgetall 获得所有的key/value对
hdel 删除某一个key/value对
hexists 判断一个key是否存在
hkeys 获得所有的key
hvals 获得所有的value
hmset 设置多个key/value
hmget 获得多个key的value
hsetnx 设置一个不存在的key的值
hincrby 为value进行加法运算
hincrbyfloat 为value加入浮点值

持久化

快照

特点

将某一时刻的所有数据都写入硬盘中,是redis的默认开启持久化方式,保存的文件是以.rdb形式结尾的文件。

快照生成方式

客户端方式
  • BGSAVE:fork来创建一个子进程写入磁盘
  • SAVE:快照创建完毕之前将不再响应任何其他的命令
服务器配置自动触发

如果用户在redis.conf中设置了save配置选项,redis会在save选项条件满足之后自动触发一次BGSAVE命令,如果设置多个save配置选项,当任意一个save配置选项条件满足,redis也会触发一次BGSAVE命令。

1
2
3
save 900 1  900秒内有1个key发生改变
save 300 10 300秒内有10个key发生改变
save 60 10000 60秒内有10000个key发生改变

AOF 只追加日志文件

特点

这种方式可以将所有客户端执行的写命令记录到日志文件中,AOF持久化会将被执行的写命令写到AOF的文件末尾,以此来记录数据发生的变化,因此只要redis从头到尾执行一次AOF文件所包含的所有写命令,就可以恢复AOF文件的记录的数据集。

开启AOF持久化

1
2
3
# 1.开启AOF持久化
- a.修改 appendonly yes 开启AOF持久化
- b.修改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指定生成文件名称

日志追加频率

always 【谨慎使用】
  • 说明: 每个redis写命令都要同步写入硬盘,严重降低redis速度
  • 解释: 如果用户使用了always选项,那么每个redis写命令都会被写入硬盘,从而将发生系统崩溃时出现的数据丢失减到最少;遗憾的是,因为这种同步策略需要对硬盘进行大量的写入操作,所以redis处理命令的速度会受到硬盘性能的限制;
  • 注意: 转盘式硬盘在这种频率下200左右个命令/s ; 固态硬盘(SSD) 几百万个命令/s;
  • 警告: 使用SSD用户请谨慎使用always选项,这种模式不断写入少量数据的做法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写入放大问题,导致将固态硬盘的寿命从原来的几年降低为几个月。
everysec 【推荐】
  • 说明: 每秒执行一次同步显式的将多个写命令同步到磁盘
  • 解释: 为了兼顾数据安全和写入性能,用户可以考虑使用everysec选项,让redis每秒一次的频率对AOF文件进行同步;redis每秒同步一次AOF文件时性能和不使用任何持久化特性时的性能相差无几,而通过每秒同步一次AOF文件,redis可以保证,即使系统崩溃,用户最多丢失一秒之内产生的数据。
no【不推荐】
  • 说明: 由操作系统决定何时同步
  • 解释:最后使用no选项,将完全有操作系统决定什么时候同步AOF日志文件,这个选项不会对redis性能带来影响但是系统崩溃时,会丢失不定数量的数据,另外如果用户硬盘处理写入操作不够快的话,当缓冲区被等待写入硬盘数据填满时,redis会处于阻塞状态,并导致redis的处理命令请求的速度变慢。

修改同步频率

  • 修改appendfsync everysec|always|no 指定

AOF文件的重写

为什么要重写

AOF的方式也同时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持久化文件会变的越来越大。例如我们调用incr test命令100次,文件中必须保存全部的100条命令,其实有99条都是多余的。因为要恢复数据库的状态其实文件中保存一条set test 100就够了。为了压缩aof的持久化文件Redis提供了AOF重写(ReWriter)机制。

触发重写方式
1
2
3
4
5
6
# 1.客户端方式触发重写
- 执行BGREWRITEAOF命令 不会阻塞redis的服务

# 2.服务器配置方式自动触发
- 配置redis.conf中的auto-aof-rewrite-percentage选项 参加下图↓↓↓
- 如果设置auto-aof-rewrite-percentage值为100和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并且启用的AOF持久化时,那么当AOF文件体积大于64M,并且AOF文件的体积比上一次重写之后体积大了至少一倍(100%)时,会自动触发,如果重写过于频繁,用户可以考虑将auto-aof-rewrite-percentage设置为更大

image-20240727164005246

重写原理

注意:重写aof文件的操作,并没有读取旧的aof文件,而是将整个内存中的数据库内容用命令的方式重写了一个新的aof文件,替换原有的文件这点和快照有点类似。

1
2
3
4
5
# 重写流程
- 1. redis调用fork ,现在有父子两个进程 子进程根据内存中的数据库快照,往临时文件中写入重建数据库状态的命令
- 2. 父进程继续处理client请求,除了把写命令写入到原来的aof文件中。同时把收到的写命令缓存起来。这样就能保证如果子进程重写失败的话并不会出问题。
- 3. 当子进程把快照内容写入已命令方式写到临时文件中后,子进程发信号通知父进程。然后父进程把缓存的写命令也写入到临时文件。
- 4. 现在父进程可以使用临时文件替换老的aof文件,并重命名,后面收到的写命令也开始往新的aof文件中追加。

image-20240727164229178

高可用

主从复制

主从复制架构仅仅用来解决数据的冗余备份,从节点仅仅用来同步数据。

image-20240727164557042

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1.准备3台机器并修改配置
- master
port 6379
bind 0.0.0.0

- slave1
port 6380
bind 0.0.0.0
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 slave2
port 6381
bind 0.0.0.0
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哨兵机制

Sentinel(哨兵)是Redis 的高可用性解决方案:由一个或多个Sentinel 实例 组成的Sentinel 系统可以监视任意多个主服务器,以及这些主服务器属下的所有从服务器,并在被监视的主服务器进入下线状态时,自动将下线主服务器属下的某个从服务器升级为新的主服务器。简单的说哨兵就是带有自动故障转移功能的主从架构

image-20240727165606418

配置

1
2
3
4
5
6
7
8
9
# 1.在主节点上创建哨兵配置
- 在Master对应redis.conf同目录下新建sentinel.conf文件,名字绝对不能错;

# 2.配置哨兵,在sentinel.conf文件中填入内容
- sentinel monitor 被监控数据库名字 ip port 1

# 3.启动哨兵模式进行测试
- redis-sentinel  /root/sentinel/sentinel.conf
说明:这个后面的数字2,是指当有两个及以上的sentinel服务检测到master宕机,才会去执行主从切换的功能。

集群

Redis在3.0后开始支持Cluster模式,目前redis的集群支持节点的自动发现,支持slave-master选举和容错,支持在线分片(sharding shard )等特性。

image-20240727171029665

数据分片与槽位

Redis Cluster将数据分为16384个槽位,每个节点负责管理一部分槽位。当客户端向Redis Cluster发送请求时,Cluster会根据键的哈希值将请求路由到相应的节点。具体来说,Redis Cluster使用CRC16算法计算键的哈希值,然后对16384取模,得到槽位编号。

Cluster模式配置和实现

  1. 配置Redis节点:为每个节点创建一个redis.conf配置文件,并添加如下配置:

    1
    2
    3
    4
    5
    6
    7
    8
    # cluster节点端口号
    port 7001

    # 开启集群模式
    cluster-enabled yes

    # 节点超时时间
    cluster-node-timeout 15000

像这样的配置,一共需要创建6个,我们做一个三主三从的集群。

  1. 启动Redis节点:使用如下命令启动6个节点:

    1
    redis> redis-server redis_7001.conf
  2. 创建Redis Cluster:使用Redis命令行工具执行如下命令创建Cluster:

    1
    redis> redis-cli --cluster create 127.0.0.1:7001 127.0.0.1:7002 127.0.0.1:7003 127.0.0.1:7004 127.0.0.1:7005 127.0.0.1:7006 --cluster-replicas 1

    cluster-replicas 表示从节点的数量,1代表每个主节点都有一个从节点。

  3. 验证Cluster模式:向Cluster发送请求,观察请求是否正确路由到相应的节点。

Cluster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1. 数据分片,实现大规模数据存储。
  2. 负载均衡,提高系统性能。
  3. 自动故障转移,提高高可用性。

缺点

  1. 配置和管理较复杂。
  2. 一些复杂的多键操作可能受到限制。